班前會作為生產(chǎn)企業(yè)最小管理單元——班組管理的有效手段,在員工管理中有著其不可替代的有效作用。
但在很多企業(yè)中,我們看到班前會開得很隨意,員工不按時參會、精神狀態(tài)萎靡不振,會議的內容想到哪說到哪,甚至有的企業(yè)根本沒有班前會。
那么,為什么要開班前會?總的來說,班前會有以下功能:
1. 前一個班次生產(chǎn)情況的總結;
2. 本班次的工作安排;
3. 員工精神狀態(tài)和身體狀態(tài)的檢查確認;
4. 員工勞保用品佩戴的檢查;
5. 員工工作士氣的提振;
6. 公司安排的上傳下達;
7. 員工知識、技能的培訓;
8. 班組長能力提升;
……
可見,一次良好的班前會,對于生產(chǎn)現(xiàn)場管理有多么重要的作用。那么,怎樣才能開好班前會呢?
通常,我們的班前會也是有“套路”的,按照這個“套路”來,你的班前會也可以高效、實用。
班前會的步驟如下:
1. 集合、整隊、點名。要求隊列以5人或10人為一排,橫平豎直,員工按軍姿要求站立;
2. 喊班組口號。要求口號整齊,聲音洪亮;
3. 班組長總結前班次生產(chǎn)、品質、運行等情況,并安排本班次生產(chǎn)任務。要求簡明扼要,最好結合班組管理看板;
4. 公司通知、會議精神等的傳達。如果當班次沒有,可不進行此項;
5. 班組崗位知識、技能的培訓和檢查。可進行一個知識點、技能點的講解和培訓,或者員工掌握情況的檢查,如果有好的改善,也可在此步驟進行分享;
6. 本班次工作任務達成信心確認。通常是班組長提問“有沒有信心完成今天的工作任務?”全體員工齊喊“
7. 班前會結束,隊列解散,員工迅速回到各自的崗位開始工作。
班前會的“套路”,在執(zhí)行初期來看,會給人以“形式化”的感覺。對此,我們要認識到,形式是為目的服務的,為了達成前述的各項班前會的功能,或者說目的,這樣的形式是必要的。
另一方面,新事項的開展,也必然有一個“形式化”→“行事化”→“習慣化”的過程。因此,要按“套路”開好班前會,首先就要做好“形式化”。但在會議內容上,要充分結合實際情況,杜絕敷衍應付的現(xiàn)象。這樣,我們才能開好一個高效、實用的班前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