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學習金字塔”是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的研究成果,它用數(shù)字形式形象展示了: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,學習者在兩周以后還能記住內(nèi)容(平均學習保持率)的多少。這是一種現(xiàn)代學習方式的理論。
學習金字塔的構成如下:
在金字塔塔尖,第一種學習方式是“聽講”,也就是老師在上面說,學生在下面聽,這種是我們最熟悉、最常用的方式,學習效果卻是最低的,兩周以后學習的內(nèi)容只能留下5%;
第二種,通過“閱讀”方式學到的內(nèi)容,可以保留10%;
第三種,用“聲音、圖片”的方式學習,可以達到20%;
第四種,是“示范”,采用這種學習方式,可以記住30%;
第五種,“小組討論”,可以記住50%的內(nèi)容;
第六種,“實際演練”,可以達到75%;
最后一種在金字塔底座位置的學習方式,是“教別人”或者“馬上應用”,可以記住90%的學習內(nèi)容。
此外,金字塔原理也是一種重點突出,邏輯清晰,層次分明,簡單易懂的思考方式,溝通方式,規(guī)范動作。它首先需要挖掘和關注受眾的意圖、需求點、關注點,然后想清楚說什么、怎么說。掌握溝通的標準結構后,可以達到觀點鮮明、重點突出、簡單易懂的效果。
閱讀的學習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,“讀書百遍,其義自見”,說的就是如果不反復閱讀,讀到后面忘記了前面的內(nèi)容,內(nèi)容無法連貫,就讀不懂書中的本意。就像我們看別人的代碼,越看越糊涂,越看頭越大,如果不動手嘗試,始終不可能明白這部分代碼的意義。所以即使我們都讀了很多書,也知道很多大道理,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,究其原因,是閱讀這種學習方式效果也不太好。
同樣在工作中,聽講和閱讀也是最低效的溝通方式,因為信息接收者的所見所聞,一定不等于信息發(fā)送者的所寫所說,這必定是要打折扣的。所以采用圖片和標注傳達信息,這種小學語文式的看圖說話,才是工作中最好的溝通確認方式。
請注意,“學習金字塔”和金字塔原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,前者是一種學習理論,后者是一種思考和溝通的方式。
根據(jù)“學習金字塔”模型,訓練或者教授他人,是最好的學習方式。為了更好地學習,于是出現(xiàn)了“輸出式學習”的概念。所謂“輸出式學習”就是以輸出來倒逼輸入學習,實現(xiàn)事半功倍的效果,最終帶動學習走向正向循環(huán)。